你或是身邊有人說過這種話嗎?
「我明天要開始運動!」、「我要開始每天運動!」、「每天早上我要起來跑步」
這些人(也許包括你)到後來能持續下去的又要多少?
我們都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:堅持。
有很多原因會挑戰我們的堅持,例如資源(時間、金錢)、環境(天氣、交通)、生活排序(朋友、家庭)等等。但還有一個左右我們決定的重要因素:情緒。
我們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(甚至是猴子)
當我們開始決定要運動,通常興致勃勃,充滿熱情。過了一陣子(希望不只是一個禮拜),因為各種生活事件和瑣事,開始挑戰我們運動的想法。這時心中的孩子開始哭鬧,告訴你「這樣運動真的有效嗎?」、「我上班都累死了還要運動?」、「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!」,於是你給了孩子糖吃,一次又一次的錯過運動時間,回到了自己的舒適圈。
和自己的情緒共處
其實要持續運動,除了一開始的目標設定要適合你自己外,還要跟我們的情緒和平共處。心中的孩子(情緒)為了保護我們而有所反應,因此我們要去安撫他,告訴他運動是值得堅持下去的事情,雖然一開始很辛苦,可是長遠看來對自己也對家人有益。
發現自己的情緒是調節情緒的第一步,希望在我們心中的孩子變成猴子之前,我們都可以和他和平共處,藉著情緒的力量邁向長期運動的健康目標。